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

融合古今智慧,中医AI助手(四诊仪)开启智能健康时代

中医AI助手(四诊仪)不仅是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工具,更是“智能健康时代”的中医新基建。它通过客观化、标准化的四诊数据采集,推动中医

从经验医学向数据医学转型,为基层医疗赋能、为慢性病防控提供新范式。未来,随着政策规范与技术融合的深化,中医AI将覆盖预防、诊疗、

康复全链条,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。

未标题-5.jpg

一、技术原理:古今智慧的数字化碰撞

中医AI助手(四诊仪)通过多模态传感器与AI算法的深度融合,将传统四诊(望、闻、问、切)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语言。

  • 舌诊:12通道多光谱成像穿透舌苔表面,精准识别淡白、红绛、青紫等5级舌色,结合3D舌形建模分析齿痕、胖瘦等特征;

  • 脉诊:16×16压力阵列传感器模拟中医“举按寻”手法,捕捉浮、沉、弦、滑等28种脉象,通过傅里叶变换区分迟脉(低频)与数脉(高频);

  • 问诊:回答60道健康问答,识别9种中医体质;

  • 标准化输出:依据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》,生成舌象对比图、体质雷达图及药食同源方案,确保辨证准确率≥92%,重复性误差≤3%。

二、功能优势:从“经验医学”到“精准健康”

  1. 5分钟全身评估
    患者只需完成舌面拍摄、脉诊腕带监测及语音问诊,系统即可输出包含舌象裂纹深度量化、脉象频域分析图的体检报告,效率提升10倍以上。

  2. 个性化调理方案

  • 体质辨识后推荐定制方案,如“气虚质”建议黄芪泡水,“湿热质”推荐赤小豆薏米汤。

  • 中医AI助手(四诊仪)结合季节(如夏季“暑湿”加重)和症状(如腹胀)动态调整干预措施。

  1. 临床级可靠性
    AI辨证与三甲医院名中医一致性达95%,支持电子处方流转、医保结算及远程问诊协同,基层中医服务量提升35%。

三、应用场景:覆盖全周期的“治未病”实践

  1. 基层医疗升级
    在河南镇平县卫生院落地后,居民通过中医AI助手(四诊仪)初筛,数据上传至上级中医院,专家远程会诊,中医服务量提升35%。

  2. 企业健康管理
    某互联网公司部署自助式中医AI助手(四诊仪)后,员工亚健康干预率提升20%,疲劳相关请假率下降。

  3. 慢性病防控
    动态监测老年人舌象、脉象变化,中医AI助手(四诊仪)预警中风、失眠风险,优化艾灸频次、药膳配方等养生方案。